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于漪式好老师
——太仓市浮桥镇牌楼小学读书活动暨师德培训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而在这条光辉的征途上,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于漪老师,便是这样一位用生命诠释教育真谛,以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杰出代表。2024年11月7日,太仓市浮桥镇牌楼小学全体教师通过“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主题读书会暨师德培训,深入探索于漪老师的教育哲学。
榜样学习
首先,老师们通过短片,聆听了95岁高龄的于漪老师,对于如何建设《教育家精神》课程的想法。于漪老师说道:“教育家精神是我们几千年历史传统师道文化的厚重,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世界上没有的。”她谆谆教导老师们:教育家精神是要“行”的,不是写在纸上的。

阅读分享
十月,青共体全体成员共同阅读了于漪老师的相关著作。老师们跟随文字的脚步,走进于漪老师的教育世界。阅读之后,每位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读书会上,五位老师将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自己对于“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的理解与追求。
陆娉婷老师:《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是一本以对话录的方式来谈教育思想和传承的著作,书中回答了青年教师非常关切的问题。于漪老师的教育经验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作为班主任教育教学之路,让我对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的领悟。我要像于漪老师一样守护教育森林中的每一棵幼苗,让他们不仅在知识上成长,更在品德上健全发展。
陆秋兰老师:读完《点亮生命灯火》一书后,我深刻体会到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精神,这不仅是教师职业的崇高追求,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学习的目标。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点燃。我们需要像于老师那样,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用智慧引导他们的成长。每一次课堂互动和对学生的鼓励都可能成为点亮他们生命的关键一刻。
沈梦蝶老师:在阅读完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后,深感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此书从教育魅力调查入手,系统地探讨了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彰显方式及修养锻炼等多个层面。书中,于漪老师以坚定的声音强调了提升教育魅力对于现代教师的至关重要。尤其被书中针对教师教育魅力存在的问题所给出的建议所触动。书中提到,教师不仅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的“学长”、“知己”和“引导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道德成长。此外,教师还需具备“责任”、“师德”、“学识”与“爱心”,其中,“爱心”被视为最为关键的一环。正如高尔基所言:“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这份爱心,是教育魅力的源泉,也是教师最宝贵的财富。
陈紫叶老师:教育家精神是深沉而炽热的爱。于漪老师的爱是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平等的关怀与尊重。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爱是耐心地倾听,是犯错时的宽容引导,是成功时鼓励的眼神。一年级“启智”是关键。我注重在课堂上的趣味引导,用小游戏、小活动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润心”是在课堂上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感受尊重和喜爱,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因材施教”是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引导学习较慢的孩子,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拓展机会。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当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让教育之花在这片土地上开得更加绚烂多彩。
汤超老师: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如同一片广袤无垠的森林,每一位求学之人都是这片森林中的探险者。《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成长的书籍,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素养。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观,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于漪老师的教育生涯中,她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她曾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种不断进取、终身学习的精神,正是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样的精神,不仅激励着广大教师不断前行,更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