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小学2025年10月卫生宣传

作者: 时间:2025-10-17 点击数:

20251017日晨会课上进行麋溪红领巾广播,对全体师生进行了202510月的卫生宣传工作。

十月气温逐渐转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风险增加,在此提醒师生员工注意流感、食源性疾病的防范。仍需继续警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输入风险,尤其是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切实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

一、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苏州主要是白纹伊蚊。 主要症状 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二、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苏州主要是白纹伊蚊。 主要症状 高热:突发高热(39℃以上),三痛: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皮疹: 四肢躯干或头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三、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可发生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四、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传播途径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