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 时间:2024-04-30 点击数:

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微型课题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

开题报告

太仓市浮桥镇牌楼小学 朱倩雯

一、研究背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

1.适应“双减”政策实施的基本要求(宏观背景)

近年来,随着“减负提质”教学目标的制定,国家在义务教育推进过程中,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降低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学任务。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并迅速实施,“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缩短学生作业时间,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通过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后作业内容等,全面提高学校教学效率,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利用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能够创新传统作业形式,降低学生学业压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2.迎合新课标要求的必然选择(中观背景)

2022年4月,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通过布置作业,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将作业视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更加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利用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可以摆脱传统语文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适应新课标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3.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微观背景)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而言,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相较于传统作业形式,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文体开展的拓展学习、拓展训练或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作业设计不科学

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时,缺乏明确的目标,以统一的难度标准进行作业设计。这种单一标准的作业设计方式,一方面,对于学习能力强、语文基础好的学生而言,难度过于简单,缺乏深入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能力弱、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难度过大,无法顺利完成作业内容,打击其学习积极性,甚至滋生厌学心理。

2.重复性强,趣味性不足

很多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沿用传统教学思维,将语文学习视为简单的记忆行为,通常采用默写、抄写的形式布置作业,形式过于机械化,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加重其学习负担,同时,部分任课教师基于应试教育要求,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练习题,利用“题海战术”巩固所学知识,导致语文作业不仅重复性强,而且成效较差。

3.任课教师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大

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参看大量教辅资料,在作业设计时也过于依赖教辅资料,甚至将教辅资料的课后习题全部布置给学生。单纯从理论视角分析,这种方式可以拓展课本知识,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但相较于教材而言,教辅资料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容易出现习题布置与学生实际学习不相符的状况,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作业的研究起步早,且内容集中在作业目的、作业类型等方面。美国教育学家爱波斯坦将布置作业的目的分为提供练习机会、增加和同学互动、促进和教师的交流以及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而在专家看来作业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加强和同学、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美国学者哈里斯认为针对不同年级作业的目的也应该不一样,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布置作业主要培养其完成作业的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作业的目的性更强,更主要是对于其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对于作业类型的研究,普鲁特将作业分为四种,准备、拓展、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训练,不同的作业实施阶段、目的等不同。德国学者穆勒则根据不同的目的将作业类型分为了六种,包括巩固的作业、扩展的作业、实践的作业、知识整合的作业、答疑的作业以及认识新内容的作业。

国内方面,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和新课标的落实,学术界围绕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广泛研究。杨钧茹、赵秋红将作业视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延伸,作业的内容和质量会学生相关知识吸收产生直接影响,并坚持以多元化理论为指导,从丰富内涵、活化内容、灵活组织、合理设计等方面入手,探究小学语文作业多元设计策略。辛爱珍认为,多元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应遵循目的性、自主性、趣味性等原则,多元地设计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通过完成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戴碧容指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有着直接关系,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实验型、绘画型、阅读型等方式推动作业设计的多元化。肖锦川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分析了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的随意性、功利性、保守性、单调性的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利用基础巩固型作业、有限提高型作业、实践探究型作业、反思创造型作业等,设计多元多层作业。

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尽管学术界围绕“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尚未有学者秉承“减负增效”理念探讨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方式。本课题研究的提出及后续研究的深入,能够拓展该领域研究思路,丰富现有研究理论体系,为后续学术研究的深入提供理论参考。

2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研究,首先,在政策层面,有利于推动“双减”政策落实,为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优化提供教学参考;其次,在任课教师层面,利用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创新现有教学方式,能够增强任课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使作业设计与教学内容和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相符合;最后,在学生层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三、概念界定与课题内涵认识

(一)概念界定

1.双减政策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是以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优化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政策。在“双减”政策要求下,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日常作业的数量,避免过多的机械性重复作业,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活动。同时,“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避免学生因作业难度不适而产生厌烦情绪,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2.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

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是指基于教材课文文体的同类内容的向外拓展和向内拓展。首先,同文体双向拓展是基于语文教材课文学习的自主拓展,是学生根据课文文体开展的拓展学习、拓展训练或拓展阅读。其次,同文体双向拓展需要向内拓展,也就是在小学语文教材内进行横向的拓展,对照的分析,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最后,同文体双向拓展还要求学生进行向外的拓展,借助便捷的信息技术,完成纵向深挖和思维发散。

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主要是针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客观问题,尝试基于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这一新的作业形式,来构建起更自主、更深入、更多元的发展新体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思维层面的拓展、锻炼与提升。

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学习任务设计是指在小学阶段,针对语文学科中同一文体类型的文本,进行双向拓展的学习任务规划与设计。这种设计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同一文体文本的特点和价值,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上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以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深度拓展方面,学习任务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同一文体文本的语言特色、结构特征、思想内涵等,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该类文体的基本规律和写作技巧。同时,通过设计富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广度拓展方面,学习任务设计则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同一文体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其他相关文本的阅读和写作中,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主题阅读、仿写练习、创意写作等,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丰富其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通过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学习任务设计,学生能够在系统学习某一文体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广泛的实践应用,从而全面提升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课题着力于“诗歌”这一文体的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

以下是具体的设计内容:

同文体内部拓展

课文对比分析:让学生比较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例如对比不同篇章的古诗词或古文,以及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比如,对比《咏鹅》和《春晓》两首古诗,让学生分析两者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深入理解古诗的魅力。

文体演绎:通过课文的形式特点,引导学生创作同一文体的其他作品。例如,以《诗经》中的一首诗为蓝本,要求学生仿写同样形式的新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主题探索: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课文的主题或情感表达,帮助他们理解同一文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方式。

风格比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及其对同一文体的影响。例如,对比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创作,让学生探究两位诗人的创作背景、文学观念以及表现手法的异同,从而深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欣赏。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通过课文对比分析,引导他们进行情感体验和反思,促进情感认知和情感交流。例如,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古代诗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拓展情感交流的渠道,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同文体外部拓展

历史文化背景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通过阅读和《元日》相关的春节小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

实地考察与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体验活动,与课文内容相关联。例如,学生阅读了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后,可以组织他们进行户外郊游,感受自然风光,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PPT、视频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拓展。例如,学生可以制作一个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视频短片,选择和清明节相关的诗歌若干,通过图像、声音等方式呈现他们的创意。

网络资源利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或案例,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学习。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古诗中的历史人物,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二)课题内涵认识

本课题基于“双减”政策要求,立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小学语文的日常作业设计与实施,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全面整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根据课文文体进行双向拓展,探讨小学语文的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方案,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指导,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拓宽认知视野,重视对语文知识的整合,升华思想,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支撑理论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布鲁纳基于人们的学习认知结构研究提出的教学理论,布鲁纳认为文化知识和观念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揭示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学内容的本质,才能在人脑中产生明确意识。

2.掌握教学理论

掌握教学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布鲁姆强调要帮助绝大多数受教育者能够理解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3.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学习方法的现代式学习方法,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知识结构特点开展针对性学习,熟练掌握各类知识的调用能力和解题方法的使用。而自主学习理论是基于自主学习方式产生的学习理论,具有能动性、主体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四个特点。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形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的理性认识。

2.完善“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方案。

3.设计“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文体双向拓展阅读任务群。

4.设计小学语文诗歌文体双向拓展阅读任务群的学习样态。

(二)研究内容

1.“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理论研究

通过相关理论的研学,明确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和基本原理,明确课题突破的具体方向。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以自主性、多样性和深度与广度结合为特点,其基本原理包括延伸、联系和启发。未来的研究可关注拓展作业设计模式、教学策略优化和学习评价体系构建,以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方案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实践走访等方式,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过程进行综合检验,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学的少、学的散、学的浅三大难题进行综合研判,确立核心的影响因素。在实施方面,需要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拓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还需要考察学校对于拓展作业的支持程度,包括教学资源、培训机制等方面的支持情况。在开展广泛调研评估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作业设计纲要,使本校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具备指导思想以及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

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文体双向拓展阅读任务群设计的研究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诗歌文体双向拓展阅读任务群的设计进行研究至关重要。这一研究涉及多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拓展作业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自主性、多样性和深度与广度结合等特点。其次,需要收集相关教材和资源,包括文学作品、跨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案例等,为拓展作业的设计提供支持。然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设计具体的拓展内容和任务,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确保拓展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延伸。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拓展作业设计,不断完善设计流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设计流程的研究,可以指导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拓展作业设计与实施,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文体双向拓展阅读任务群的学习样态的研究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阅读速度、阅读策略等都是行为模式的重要表现。通过对这些行为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优化任务设计提供依据。基于实践调查结果和理论研学所得,基于“双减”政策要求,形成系统的小学语文诗歌文体双向拓展阅读任务群的实施流程,明确具体的措施,再在其中匹配不同的向内拓展、向外拓展。

1)自主拓展:授之以渔,自得其乐

基于课文进行同文体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诗歌的分析方式、结构方式以及研读方式,使学生在完成同文体作业的过程中,收获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升。

2)向内拓展:对照分析,系统巩固

利用同文体拓展作业对教材中的同文体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巩固学生所学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同文体内容研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教材内自主进行同文体的拓展,使学生更加有效、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实现对同文体要点的系统巩固和系统提升。

3)向外拓展:纵向深挖,发散思维

依据课文内容的文体,要求学生按照作者、时间、观点、类型等不同属性,进行同文体内容的纵向深挖,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获取更加深层次的学习成果,发挥同文体向外拓展的最终成效,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奠定基础。

六、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依据“理论研学——问题分析——对策建议——应用完善”的基本思路进行研究。首先,梳理相关理论资料,论述“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意义;其次,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全面考察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作业设计情况,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贯彻“减负增效”理念,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从自主拓展、向内拓展、向外拓展三个层面,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策略;最后,将本课题探讨的作业设计策略落实于教学实践,结合具体案例,检验其实际效果,并对现有策略进行优化、调整。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等论文检索平台对“‘双减’政策”和“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搜集、查阅,特别是对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筛选,梳理以往研究的脉络体系,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条件。

2)问卷调查法

依据课题研究目标确定调研对象,设计、分发、回收调查问卷,组织实地访谈活动,考察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作业设计情况,指出现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分析影响小学语文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3)观察法

基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和多元化教学资料,通过对实际教学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分析,准确发现目前教学和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4)案例研究法

围绕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代表性案例,通过与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全面了解任课教师对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的了解程度,掌握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的基本方式。

5)专家访谈法

邀请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和教学实践者,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了解其对“双减”政策和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的看法和建议,为研究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6)逻辑分析法

整理、汇总相关文献资料、具体案例、调研报告等内容,依据课题研究思路,分析其对于课题研究的实际价值,确保策略研究的可行性。

(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24年3月)

1)开展学习活动

查阅“‘双减’政策”和“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相关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了解相关理论,了解“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设计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的价值意义,奠定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2)规划总体方案

在学习相关理论和解读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课题负责人依据课题研究目标要求和基本内容,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细化分工,规划课题研究总体方案,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3)组织咨询活动

就课题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与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讨论,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顺利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2.实施阶段(2024年3月至2024年2月)

1)安排调研活动

组织本地区范围内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及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活动,全面考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2)策划集体研讨活动

组织课题组成员及任课教师参加多元化的集体研讨活动,更好地学习、交流教学经验。

3)探究作业设计方案

制定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方案,以特定班级为试点,进行作业设计,并推动相关教学措施的落实。

3.总结阶段(2025年3月)

1)创办交流推广活动

利用学校教学研讨活动、公开课、示范课以及校级公开课、片区教研课、校级专题讲座等活动,对本课题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2)教学档案归纳活动

归纳整理任课教师作业设计资料和学生学习成长档案,全方位记录课题研究过程。

七、课题研究条件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成员及研究基础

1.研究成员情况

课题组成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具备多学科研究背景,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科研能力较强,有着过硬的教学素质和新颖的思维意识,具备较高的科研工作热情,可以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提供良好保障,并且在过往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不乏与本课题研究相关内容,能够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效保障。

2.研究基础及前期工作

课题组成员就围绕课题主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基础工作,在文献资料方面,查询大量教育类政策文件,形成内部制度汇编,搜集大量相关学术论文资料,分类形成文献综述。在实地调研方面,课题组成员结合以往教学经验,组织开展了调研工作,初步了解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在学术论文方面,课题组成员此前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其中不乏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及其他信息资料。

(二)研究保障条件

1.组织管理保障

1资料设备

本校具有齐全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校领导对教育科研给予高度重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设备保障。学校有着健全的校园网络系统、通讯设备等,能够保证信息资料共享畅通。同时,学校在资料室、图书馆等区域内储备了大量课题服务项目、图书、期刊和电子读物等,为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深入提供了基础条件。

2)经费支持

承办单位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拟决定在科研经费层面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保障。对此,课题组负责人会对科研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应用于实地调研、出版印刷费、科研业务费和课题成果鉴定以及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在此过程中,将严格记录科研经费的使用明细。

3时间保证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在负责人带领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分别从理论梳理、现状调研和路径分析等多个层面进行课题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研究进行调整,以阶段性目标的实现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和研究目标的达成。

4制度保障

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具有“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科研环境与氛围,为该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同时,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实施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中,教科室专门组织人员进行课题管理,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各部门的工作,及时审定课题研究进程,对课题研究方向、研究状况、培养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有效调控。另外,学校还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专项经费,从人、物、时上支持教研工作,支持教师外出学习,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八、课题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24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2024

最终成果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25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论文

2025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同文体双向拓展作业案例集

案例分析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