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发展成长型思维 实现你的无限潜能》。 同学们,你们知道“成长型思维”吗?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对“成功”进行了数十年研究后,她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她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就能更好地达成人生的目标,而这正是人的发展所需的必备能力。 如何发展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实现自己的无限潜能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坚信努力的价值。 成长型思维告诉我们,虽然人们在天生资质、气质性情上存在差异,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改变,获得成长;而且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一个人真正的潜能是无限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努力去探索,你总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当我们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都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相关的神经突触会越来越发达,而且这些愿意迎接挑战的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莎士比亚告诫我们:“掌握我们命运的不是星座,而是我们自己!”希望你们始终坚信努力的价值,即使一时的回报不如期待的那么丰厚,也要保持乐观的精神,坚持不懈,执着向前,总有一天会云开见月,柳暗花明。 第二,理解失败的意义。 固定型思维模式很容易把一件具体事情的失败泛化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把事情的失败转化为自己的身份标签,将自己定义和塑造成一个“失败者”;而对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失败肯定也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但区别在于,他们认为糟糕的处境并不能够定义自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步,在自我修正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习从来不会是直线前进,每次测试,总有同学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总有同学的学习成绩暂时还不够理想,但不要灰心丧气,希望你们学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失败。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就告诉过我们:“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第三,保持探索的热情。 当同学们在课堂上面对难题的时候,有人回答“不知道”,有人会说“还不知道”。仔细体会一下,“不知道”和“还不知道”是有差异的:“不知道”是固定的,“还不知道”中多的这个“还”,则孕育着变化的可能性,是动态的,它包含着对未知过程探索的愿望和热情。当你给出“还不知道”这个答案,说明你虽然此刻不知道答案,但是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你愿意不断探究,直至找到答案。 其实,每一段经历都是一次历练,每一程风雨终会遇见晴天。泰戈尔有诗言:“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虽然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荆棘遍地,杂草丛生,但你只要敢尝试、敢突破,就定会在努力过后发现美丽的风景,享受获得真知的快乐。 同学们、老师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之始,我们要以“开学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斗姿态,冲出舒适区,让未来的自己能为现在的自己感到骄傲!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