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我校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11月6日,我校语文学科开展了“指向‘思维能力’的语文素养型作业设计”的课题研究课。通过课题研讨课,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与作业设计研究。
本课由王雨薇老师执教,本课共设计了五大教学板块: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块二:初读寓言,读准读通;板块三:精读寓言,理解文意;板块四:品读寓言,感悟寓意;板块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本课通过素养型作业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一”,引导学生用“故事山”的形式概括故事梗概,增强思辨性概括能力。通过素养型作业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二”,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大意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指出“农夫”做法的错误之处,并提出人生建议,进一步感悟哲理,增强思辨性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作业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故事的寓意,提升思辨性阅读的能力,锻炼辩证思维。
11月7日,老师们集中大会议室进行评课议课。老师们各抒己见,针对“指向‘思维能力’的语文素养型作业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本次课例研究课,老师们能发现,通过一定的作业策略,设计指向“思维能力”的语文素养型作业,对提升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有实效性。在素养型作业中给予支架、层层递进,以实现对语文思辨能力之培养。
![](/__local/6/60/D6/CE7941FC81358EDF4F4A9D060F1_42852CEA_16326.jpg)
![](/__local/8/D8/FF/FAAE45D58BFEC3CB883310C184B_5889B8E2_16B25.jpg)
![](/__local/8/69/EE/60749D7934131DAED86B5D290F7_F58151C8_16E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