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课题活动: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3-11-03 点击数:

课题题目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1/JK-j/02/003/03

出席对象

汤艳梅、王雨薇、杭洲、庄颖洁、闻卓君等

地点

大会议室

时间

20231020

研究主题

总结各学科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内涵、原则、策略、流程

所要解决问题

教师对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内涵、原则、策略、流程等缺乏明晰的概念,缺少理论性的总结与梳理

研究方法

研讨法;文献研究;案例研究

 

 

 

 

 

 

过程:

一、分组进行各学科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

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作业的梳理和总结,大致流程如下:

1.理论学习(知网)+案例学习(微信公众号、知网)

2.结合班级学情梳理作业的定义、原则

3.根据定义、原则,参考案例进行自主设计

4.组内优化后进行课堂实践,并总结出策略、流程

5.积累、整理材料(***作业设计研究、精品案例、学生作品)

 

二、汇报交流各学科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原则、策略、流程、精品案例等

1.语文组围绕“前置性作业”“分层作业”“项目化作业”“特色童漫作文作业”进行了交流。

2.数学组围绕“前置性作业”“分层作业”“项目化作业”进行了交流。

3.英语组围绕“前置性作业”“分层作业”“项目化作业”进行了交流。

4.美术组重点围绕“项目化作业”进行了交流。

5.音乐组重点围绕“分层作业”进行了交流。

6.信息技术组重点围绕“分层作业”进行了交流。

7.体育组重点围绕“前置性作业”进行了交流。

 

三、课题组反思总结:形成各学科分类别的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总结。

 

思考: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有学科的向度。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作业要明确学科的属性。作业应该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来制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不仅习得学科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还要发展学科素养,形成核心价值,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而非简单的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训练,或者是为求成绩的机械刷题。

其次,作业要达成学科的认知。作业一方面是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效果的工具,一方面也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从理解走向应用,是学生对知识系统进一步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清晰合理的作业目标,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对学科有更清晰的认知。

 

在作业设计时,评价的体现还不到位。作业的评价,可以从作业质量、作业动机、作业情绪、作业投入度四个维度来保障作业品质。另外,作业的评估者也应更多样,包括老师、家长、同伴和自我。

 

 

 

 

一、厘清了各学科的不同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原则、策略、流程。

以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为例:

(一)原则

1.指导性原则。通过设计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初步明确新课教学的重难点。尤其关键的是给予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基。

2.适度性原则。前置性作业要确保两个适度。其一是作业量的适度,前置性作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让学生感到厌烦。其二是作业难度要适度,如果题目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就会失去自主学习的乐趣。如果题目设计得太难,自主学习活动就难以开展,失去了其“学而有备”的意义。

3.差异性原则。前置性作业可以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应尤其关注学习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更细致的学习指导,并适当降低要求,引导他们优先将基础知识学透,力求每位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都能促进自主学习力的提升,确保每位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都有新的收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4.趣味性原则。有趣的作业,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前置性作业内容应富有趣味性,作业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5.评价性原则。为保证前置性作业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进行检查,并从中发现学生的知识盲区,及时更改教学内容。

(二)策略

1.立足学生实际,提升前置性作业的适切性

2.紧扣教学目标,提升前置性作业的有效性

3.发挥自主能动,提升前置性作业的开放性

4.建立合作意识,提升前置性作业的交互性

5.借助学习支架,提升前置性作业的原动力

6.注重评价展示,提升前置性作业的趣味性

(三)流程

1.分析学情

设计前置性作业的第一步是要分析学情。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二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

2.明确目标

教师要明确各学段学生知识能力的达成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制订前置性作业目标。同时从新旧知识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设计层层递进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熟悉新知识的过程中,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3.归纳素材

教师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要在联系教材的基础上拓展作业内容,整理归纳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

4.确定内容

根据对农村小学学情及一般课文教学目标的分析,将常规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内容分为以下五项:一是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二是正确理解生词、书写生字,三是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四是根据核心问题进行批注,五是学会提问。同时依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适切的趣味性作业。

5.提供支架

 

二、进一步明确了厘清作业的功能

首先,检验学习效果是作业的重要功能。老师在课堂教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到底掌握的如何?没有作业就难以知道,所以作业是教和学的诊断、检测的最重要、最便捷的手段。

其次,巩固学习效果是作业达成的第二目标。学生在当天学习新知识后,为了避免遗忘,需要在后续的几天、几周就所学新知识或关键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第三,应用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是作业最重要的意义。在作业系统之中,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的再现与应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得以延伸,还可以增加理解的深度并产生新认识,从而使得学生整体的素养得到提升。

物化成果

各学科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总结(文字稿);优秀素养型作业设计及学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