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内涵认识 1.“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是以转变作业观念为前提的。在传统的作业观念下,教师认为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预习,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作业被认为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工具。事实上,对作业的这种理解窄化了作业的功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首先要转变作业观念,认识到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是以提升素养为核心的。以往,教师将作业仅仅定位于学科知识的巩固和学科技能的练习,但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考虑不足。这使得作业设计缺乏系统性、多样性、跨学科,未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未能充分将核心素养与作业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反馈。“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则聚焦于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生能力范围的,能够使小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反馈与提升的作业设计。 (二)初步拟定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纲要 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总体要求、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设计流程、管理评价五方面初步拟定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纲要。 (三)形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部分流程 依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课题组针对前置性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设计总结出了各自的范式。 指向学生责任担当和科学精神素养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范式如下: 1.锚定素养型目标 2.设计驱动性问题 3.确定思维认知的模型(问题解决式;实验探究式;调研式;决策式等) 4.制定项目实践方案(含核心知识的确定、驱动性任务的设计、情景化活动的设计及优化) 5.明确学习成果的展示方式 6.研制评价方案(学习素养评价;学习表现评价) 指向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素养的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流程如下: 1.分析学生已有基础 2.明确课标学段目标 3.归纳学习、生活素材 4.确定前置作业内容 5. 提供前置学习支架 (四)多篇与作业设计相关的论文获奖 《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杨莺燕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四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三等奖 《双减巧引领 作业跨学科》 庄颖洁 太仓市乡村骨干培育站论文评比活动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