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课题研究课案例】
上课课题:《中国美食》
执教者:太仓市浮桥镇牌楼小学 王雨薇
上课时间:2024年5月21日
上课班级:太仓市浮桥镇牌楼小学 二(2)班
一、课题简介
课题基本信息: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立项课题;立项时间:2022年2月;编号:2021/JK-j/02/003/03;主持人:汤艳梅、王雨薇;单位:太仓市浮桥镇牌楼小学。
核心概念界定:
(1)“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核心措施主要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双减”政策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
“素养”是“核心素养”的简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是指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生能力范围的,能够使小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反馈与提升的作业设计。
在广义上,依据应用场景,将作业设计分为课堂作业设计、课后服务作业设计、社团活动作业设计、课外作业设计。课堂作业设计以前置性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设计探索为主,前置性作业设计指向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素养,项目化作业设计指向学生责任担当(合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素养;课后服务作业设计以分层作业设计探索为主,指向学生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素养;社团活动作业设计以实践体验式作业设计探索为主,指向学生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素养;课外作业设计以长周期作业设计探索为主,指向学生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多种素养。通过多元作业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狭义上,依据学科属性,将作业设计的落脚点聚焦在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上,具体是指通过作业设计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习得相关学科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是指以“双减”政策为指导思想,通过研究“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内涵、特征、要素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关的理论,进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现状研究,制定“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纲要性文件,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策略、方法、流程,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研修、管理、评价机制,最终通过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能力。
3.研究目标:
(1)形成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内涵、特征、要素及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关的理性认识。
(2)制定“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纲要性文件。
(3)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策略、方法、流程。
(4)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研修、管理、评价机制。
(5)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能力。
4.研究主要内容:
(1)“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厘清与“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和研究基础等,提升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性认识,厘清不同应用场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的差异及目标指向,为后续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2)“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纲要的研究
通过“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的文献研究、现状研究,结合学校作业设计管理与评价细则,确定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理念,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目标和内容,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研修、管理与评价机制,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规划与实施,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保障与专业支持,最终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纲要性文件。
(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
通过开展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教学实践,完善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原则、目标指向、特色等,总结不同形式作业设计的核心要点、内容偏向,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策略、方法、流程,使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更有效力。
(4)“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研修、管理与评价机制
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等研修组织,组织开展“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研讨、沙龙活动,使得各学科在抓住巩固性作业的同时,认真研究前置性作业、项目化作业、分层作业、实践体验式、作业长作业的设计等,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半日研修、外聘专家讲座等研修平台,借助市级、校内各类作业设计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能力,完善学校对教师作业设计素养的管理与评价能力。
二、研究课说明
1.研究主题:指向“文化自信”的语文素养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需解决的问题:
(1)研究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素养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
(2)从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诉求出发,改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3.本节课设计意图:
《中国美食》是二下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识字课。课文以图片配文字的方式呈现了七种菜肴,每个菜肴名中都有食材名称,如“菠菜、茄子、蘑菇”,其中“菠、茄、蘑、菇”都是需要识记的形声字。除此之外,菜肴名中还都包含一种烹饪方法,其中“煎、烤、煮、爆、炖”等烹饪方法都与火有关,是本课要重点识记的形声字。主食的名称以举例的方式呈现,也包含需要识记的形声字。学生通过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识记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4.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聚焦研究课堂案例,开展专项研究,梳理出有效提升语言能力的实践性素养作业策略,并开展教学实践。
课堂活动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9个生字。
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烈”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感受汉字的有趣。
了解中国美食的特点,并通过畅聊家乡美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块一 温故知新,体悟文化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雄壮秀丽的河山,有历史悠久的节日,有内涵丰富的文字,还有各具特色的美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中国美食》,了解祖国的美食文化。(师板书课题,生书空。读课题:中国美食。)
2.提示任务,激发兴趣。接下来,我们将开启一组闯关游戏,在游戏中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本组游戏共有五关,每完成一关即可收获一颗星。
板块二 闯关游戏,感受趣味
一、第一关:新鲜食材认一认。
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些食材,看你能不能认出它们。
(1)结合课件图片,逐个出示词卡:菠菜、豆腐、茄子、鸭、鸡、蘑菇。
①看图读词语,猜生字读音。
②出示拼音,验证读音,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方法总结:联系图片识字法。)
开火车读词语。
二、第二关:美味佳肴读一读。
1.引导:不同的食材到了不同的厨师手上,可以制作出不一样的美味佳肴,人们还给这些美食起了非常响亮的名字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继续使用“联系图片识字法”,认读词卡: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①出示拼音,验证猜读是否正确。
②重点指导多音字“炸”。
A.同学们,这个“炸”字是由火字旁和“乍”两个部分组成的,火字旁表示火力爆发,“乍”是“忽然”的意思,所以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火力忽然爆发,读作zhà,谁能用“炸”组一个词?(爆炸、炸药等。)
B.讲解:后来,人们也用这个字来称呼油煎的食物,比如课文里的“炸酱面”就是加了炸酱的面食,除了炸酱面,你知道哪些食品也是炸的?(炸鸡腿、炸糕、油炸、炸鱼……)
(2)指导朗读菜名,读出节奏。
①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②师生对读,读熟练。
③学生拍手读两次,逐步加快速度。
三、第三关:烹饪方法圈一圈。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些生字中,藏着好多烹饪方法,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
(1)出示生字:菠 煎 腐 茄 烤 煮 爆 蛋 粥 蘑 炖 烧 菇 炒 蒸 饺 炸 酱
①读一读。
②圈一圈:找出烹饪方法。(煎烤煮爆烧炒蒸炸)
③记一记:这些字跟什么有关呢?(跟火有关)
A.“声旁+形旁”识记:烧、烤、炖、炒。
B.字源识记“烤”:会意字,右边是个“考”字,在古文里“考”的意思就是“老”。烤字本来的意思是东西烤了以后枯黄枯黄的样子,就像老人一样。
(2)查字典,说发现:在我们的中国美食中,有的需要大火爆炒,有的需要小火慢炖,有的需要热油烤炸,烹饪方式不同,菜肴口味就不同,中国美食才那么有滋有味。敢不敢再来挑战一个小任务?
①在老师的屏幕上出现了三组汉字,请你从中选择一组,使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说说你的发现。
②说说你的发现。(火字旁、火字底、灬的字都与火有关。)
四、第四关:生字分类写一写。
1.我们的汉字在书写的时候也很有趣,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个一次性解决好几个生字的方法。(出示“烧、烤、炒”三个生字)
(1)教给自主写字的方法。
①比较宽窄与高矮:这几个字都是火字旁,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我们来比较一下左右两边的比例,谁高谁矮?哪边宽哪边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
②注意穿插:右边都有撇,并且都正好要穿插到“火字旁”的底下。
③找关键笔画:仔细观察一下,哪个笔画的位置正好压在横中线或竖中线上,可以帮助我们把整个字摆正的?
④易错提醒:哪些地方容易错,应该如何避免写错?(口诀记忆:“烧”的右上角没有点,“烤”的右下角没有横。)
⑤形成口诀,指导书写:“烧”字上面没有点,“烤”字下面没有横。左边窄,右边宽,一撇撇到火堆下。
(2)运用以上方法,学写“鸭、鸡”两个生字。(方法提示:比较——穿插——关键——易错——口诀。)
五、第五关:美味佳肴做一做。
引导:中华民族的烹饪方法可真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特别之处。读一读课文《中国美食》,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图上的佳肴分别可以用哪一种方法来烹饪呢?请你用上合适的烹饪方法,填写在圆圈内,完成后,你也可以选择其中你喜欢的几道菜,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尝一尝。
板块三 美食交流,增加自信
1.除了这些美食,你的家乡还有哪些诱人的美食呢?我们来“做一做”吧!
①出示卡片。合作游戏:我拿——大闸蟹,你们来——蒸,齐读——蒸大闸蟹。我拿——赤豆小圆子,你们来——煮,齐读——煮赤豆小圆子。
②会玩这个游戏吗?一个同学说:我拿_______(食材)。另一个同学说:我来______(制作方法)。注意要介绍家乡的美食哦!
③请同桌带一道你们的拿手好菜上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