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课题活动: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3-03 点击数:

课题题目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1/JK-j/02/003/03

出席对象

汤艳梅、王雨薇、杭洲、陈紫叶等

地点

大会议室

时间

2025211

研究主题

拟定《“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新学期工作计划;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理论学习与优秀案例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职初教师对学校课题缺乏理解的现状,使本学期的作业设计研究有针对性、计划性;教师对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概念、定位、原则等不明的问题

研究方法

研讨法;文献研究;案例研究

 

 

 

 

 

 

过程:

一、讨论确定新学期十四五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新学期工作计划

(一)确定研究目标

1.持续开展“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基础研究,本学期重点就“作业评价体系”进行理论学习;

2.继续推进“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本学期的研究重点是构建“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尝试研发“素养雷达图”评价工具、表格评价工具等,通过同伴互评+自评反思等环节改进评价。

3.结合新课标的颁布,继续探索“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的新样态,如大单元作业设计、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等。

 

二、提出梳理前期作业设计成果的研究步骤

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作业的梳理和总结,大致流程如下:

理论学习(知网)+案例学习(微信公众号、知网)

结合班级学情梳理作业的定义、原则

根据定义、原则,参考案例进行自主设计

组内优化后进行课堂实践,并总结出策略、流程

积累、整理材料(***作业设计研究、精品案例、学生作品)

 

三、进行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的理论学习示范

(一)依托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首先开展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的理论学习

教科室提供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的相关文献供备课组阅读

备课组长依据本学科特点,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下发给组员阅读

组员撰写读书心得

组织开展备课组理论阅读心得交流活动,厘清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的概念、定位、原则

(二)依托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首先搜集分享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案例

教科室提供相应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案例供备课组学习借鉴

备课组长布置任务:搜集本学科本学段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案例

组员认真学习、准备交流

组织开展备课组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案例分享活动

(三)课题组反思总结:梳理“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的概念、定位、原则等,就优秀作业案例梳理出长周期作业设计的样态及实施方法。

 

思考:

跨学科作业设计的评价需聚焦三个要点:一是"整合度",即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否自然,能否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调用多学科思维解决问题;二是"生长性",关注作业是否为学生搭建思维进阶的阶梯,能否通过任务链设计促进认知迁移;三是"实践力",重点评价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表现出的协作、创新、资源整合等核心素养。

评价标准如何兼顾学科共性与个性?另外,过程性评价实施困难,因涉及多学科参与,需建立教师协作机制与动态追踪工具

 

 

 

 

 

一、通过本次课题组新学期工作会议,初步制定《“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素养型作业设计研究》2024 - 2025 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附:

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表

时间

主要任务

2 月

- 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明确 “作业评价体系” 研究重点。

- 组织新课标与作业评价理论专题学习,完成文献综述框架。

3 月

- 分学科学习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理论与优秀案例,开展小组研讨与修订。

4 月

- 开展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研讨,形成 2 - 3 个典型案例。

- 组织 “同伴互评” 观摩课,优化评价流程与工具。

5 月

- 推进大单元作业设计实践,完成课例研究

- 汇总评价工具数据,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6 月

- 举办 “作业设计成果展”,展示优秀案例与评价工具应用成果。

- 召开学期总结会,梳理研究成果。

 

 

二、通过理论学习对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爱的内涵、内容与实施路径有了初步了解

(一)目标评价: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

评价要点:

是否以语文核心素养(如语言运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为引领,整合其他学科素养(如科学探究、数学建模、艺术表达等)。

目标是否具体、可操作,并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实践任务。

(二)课程内容评价:强调融合与创新

评价要点:

创造性:作业是否突破教材局限,结合生活情境设计真实任务(如 “校园环保方案设计”)。

融合性:学科知识是否实现有机衔接(如运用数学统计数据分析社区环境问题,再用语文撰写调查报告)。

(三)过程评价:关注动态学习表现

评价要点:任务理解:学生能否精准把握问题本质(如将 “设计节水装置” 分解为科学原理分析、数学计算、语言说明撰写)。

方案策划:分工是否合理(如小组中有人负责实验、有人负责撰写报告),进度安排是否清晰。

合作能力:团队是否实现有效沟通、集思广益,个体贡献是否均衡。

自我意识:学生能否对自身角色进行反思(如 “我在小组中负责数据整理,需提升效率”)。

(四)成果评价:体现多样性与创造性

评价要点:完成度:是否解决核心问题(如 “节水装置是否有效降低用水量”)。

策略合理性:方法是否科学(如实验设计是否符合控制变量法)。

表现力:成果呈现形式是否多样(如视频解说、手绘海报、实物模型)。

物化成果

课题学期计划;优秀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评价案例;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理论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