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课题活动:新闻稿

作者: 时间:2025-06-23 点击数:

2025 年5月13 日,太仓微型课题《基于规则性知识发展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全体组员于教师阅览室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以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为工具,深入调研小学高年段信息科技教学中规则性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理解与运用规则的现状,精准剖析计算思维发展瓶颈。

活动中,课题组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研究任务。首先精心设计教师、学生问卷,随后组内成员展开热烈研讨,对问卷内容反复打磨优化,确保调查方向精准聚焦。完成问卷设计后,迅速开展问卷下发与数据收集工作,同时深入课堂,对真实教学场景进行细致观察,全方位获取详实数据。最后,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形成专业的问卷分析报告。

研究发现,当前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在规则性知识呈现与学生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规则性知识呈现方式上,主要依赖教师直接讲解代码语法,缺乏生动的情境化和游戏化教学载体,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且规则呈现未遵循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缺乏阶梯性。在学生对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层面,学生多停留在机械记忆,难以领会规则背后逻辑;规则迁移应用能力不足,无法将知识灵活运用到新情境;错误归因能力欠缺,常将学习问题归咎于设备而非规则本身;高阶规则应用更是短板,面对复杂规则时理解与应用困难重重。

以学生问卷为例,在 “数据编码规则” 教学反馈中,学生表示教师仅展示身份证号码结构的教学方式如同 “背数学公式”,实用性不明。而当引入《校园快递分拣》游戏,让学生通过地址编码理解 “层级编码规则” 时,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这一对比充分凸显了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此次调研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且真实的一手资料,课题组将基于这些发现,进一步优化研究策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路径,以促进小学生在规则性知识学习中计算思维的发展。